在列多城东边,有一间宽敞的木屋,杜聿明把临时的指挥中心安排在这儿。
他的病虽然好了,心里却更加难受。统计完人数后,发现部队只剩1205人,新22师也只有3000多人活下来。最让人心痛的是那些女兵,进山时有45个,出来时却只剩下4个。
听完罗又伦参谋长的汇报,杜聿明一时间哑口无言,久久未能回应。
廖耀湘师长向来刚强,很少示弱,更不轻易掉泪。可这时,他的双眼被泪水浸湿,忍不住放声大哭起来。
新22师在缅甸打仗两个月,只损失了2000人,但在野人山,一枪未发,一炮未打,一滴血未见,却折了4000多人,我这个师长真是当得窝囊啊!
杜聿明的处境比廖耀湘艰难得多,廖耀湘只指挥一个师,而杜聿明却要统领一个军,甚至整个远征军的重担都压在他肩上。杜聿明的一生,不知背负了多少无辜的生命和冤死的亡魂!
第5军的第200师和第96师现已返回云南。重庆军政部汇总了第5军各部队的详细情况,并向杜聿明军长报告了部队的损失,提供了一系列令人痛心的数据:
军直属部队:出国参战的有15000人,战斗中损失了1300人,撤退时又减少了3700人,最后活下来的有10000人。
第200师的情况:最初有9000人出国作战,战斗中损失了1800人,撤退过程中又减少了3200人,最终活下来的只有4000人。
新22师:共有9000名士兵出国参战,其中2000人在战斗中牺牲,4000人在撤退过程中损失,最终活下来的只有3000人。
第96师:最初有9000人出国作战,战斗中有2200人伤亡,撤退时又损失了3800人,最后只有3000人活着回来。
总共有42000人出国参战,其中7300人在战斗中牺牲,14700人在撤退过程中损失,最终有20000人安全返回。
惨不忍睹!令人胆寒!
在撤退过程中,士兵的损失数量竟然是战斗中的两倍。杜聿明征战多年,经历过胜利,也遭遇过失败,但从未像这次一样,败得如此彻底,如此令人沮丧。
野人山的凶险程度,远超过十万日军带来的威胁!
在印度的列多小镇,杜聿明看着眼前这些疲惫不堪、士气低落的士兵,不禁回忆起过往,心中充满了感慨和叹息。
今年一开始,我奉命带领十万精锐部队,跨出国境,进入缅甸。战车密密麻麻,钢铁洪流奔涌向前,场面真是气势磅礴!
现在,我们失去了缅甸的控制权,放弃了缅甸公路,军队遭受重大损失,狼狈撤退,无法返回祖国,被迫逃往野人山,困在异国他乡,成了外人嘲笑的对象。
10万士兵死伤超过一半,不知有多少人成了饿死鬼?火炮坦克几乎全被摧毁,大量军用物资化为灰烬,军队惨败,国家蒙羞,这种罪行不可饶恕。
活下来的士兵们在列多停下来休息,处理伤口,治病养伤,补充食物,慢慢恢复体力。几天时间转眼就过,接下来该怎么走?以后的路在哪儿?每个人心里都压着个大问题,不知道该怎么办。
印度这地方待不长,英国人也不可能一直养着咱们。回家才是大伙儿心里最惦记的事儿,谁不想早点回去呢?
在荒无人烟的野人山中,肚子咕咕叫时,脑海中浮现的是妈妈端来的热腾腾饭菜;口干舌燥时,思念的是故乡那口甘甜的井水;寒风刺骨时,惦记的是家里那温暖的火炕。对家的思念,简直让人抓狂。
成功穿越野人山后,终于能回家了,但此刻大家却都害怕踏上归途。
怎么回去呢?这次惨败让我们名声扫地,我哪有脸回去见家乡的亲人?野人山里还有那么多兄弟的尸体没找到,他们的仇还没报,我们这些活着的人,怎么能丢下他们不管呢?
从野人山杀回去,替牺牲的战友报仇雪恨!这是所有战士的心声。现在只要有人在列多的山顶喊一声,马上就会有成千上万的士兵跟上他,转身冲进野人山。
那么,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?就靠这3000多个疲惫不堪的士兵,还有2000多支没法开火的枪,他们真能顺利通过野人山吗?能打赢日本军队吗?中国的战士们现在不缺拼命的勇气,缺的是真刀真枪的实力。
一些受伤的士兵拍打着残疾的双腿,心里想着:我接下来能做什么?
有人拿着竹竿敲打地面,向大地发问:我该做些什么呢?
有人握着生锈的武器,仰头质问天空:我到底该怎么做?
八月初,重庆方面发来指示,要求新22师和新38师余部留在印度,接收美国提供的武器装备,进行强化训练,并整编为中国驻印军,归史迪威将军统领,准备适时向缅甸发起反击。同时,杜聿明接到命令,带领第5军指挥部人员返回国内。
中国军队接到指令,要在印度驻扎下来,重新整编训练,为反击作战做准备。这个消息让全体将士士气高涨,但军长杜聿明却因此陷入了深深的困扰。
史迪威最终从他手中拿走了指挥权,但这并不是他最痛苦的事。真正让他心如刀割的是,这彻底断送了他从野人山重返缅甸、一雪前耻的最后希望。
他和战友们都发了誓,下了决心,一定要为这场深仇大恨讨回公道,用未来的胜利炮火来抹去现在的失败之耻。
如今,他已经无能为力,杜聿明,这位战败的将军,其名将永远铭刻在缅甸这片土地之上。
杜聿明的心情跌到了谷底。
作为一名经验丰富、胸怀宽广的将军,他深知这次在缅甸的失利不仅是他个人的失败,更是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屈辱。
如果有一天,咱们中国的军队能够重返缅甸,把那些日本侵略者彻底消灭,为国家和民族讨回公道,那么我杜聿明心中的仇恨也就了结了,怨气也就消散了。
杜聿明召见了师长廖耀湘,将军取下随身佩戴的勃朗宁手枪,恭敬地递到廖耀湘手中,语气严肃地叮嘱道:"务必严格训练,勇敢作战,为反攻缅甸、一雪前耻而努力,这个重任就交给你了!"
廖耀湘接过军长递来的手枪,同时也承担起了军长赋予的重大责任。他语气坚定,话语有力:"如果不报这个仇,我就不配做人!"
杜聿明一想到那些永远留在野人山的将士们,心里就特别难受。在离开印度前,部队在列多布置了一个纪念堂,摆上了鲜花和祭品。他含着眼泪,向那些牺牲的战友们告别。
杜聿明亲自担任主祭,他在祭文中说道:
唉!我们那些英勇的远征军战士们啊,他们怀着满腔热血,接受命令奔赴远方战场。他们告别了年迈的父母,离开了心爱的妻子和孩子,拿起武器保卫国家,拉开弓箭对抗强敌。
缅甸战事正激烈时,没想到形势突然变化,我军将士被迫退入密林,陷入困境。这些英勇的战士们,在丛林中艰难前行,日晒雨淋,忍受着饥寒交迫的折磨。他们衣衫褴褛,食不果腹,还要面对蚊虫叮咬、瘴气侵袭和疾病的蔓延,处境极其悲惨。
我中华儿女英勇奋战,却不幸牺牲在荒野山岭,热血染红了高峰。还未实现宏图伟业便已倒下,满腔抱负未得施展,留下了无尽的遗憾。
可叹啊,那些英勇的灵魂和忠义的遗骸,他们的光辉将永远照耀天地。此刻,我迎着清风,摆下祭品,以此表达我微薄的心意。
灵堂四周,气氛凝重,数千名士兵,低头静立。
仪式结束后,杜聿明向准备调防的士兵们挥手道别。几千名幸存的战士排成整齐的队伍,眼神坚定,虽然心里难过,却个个精神抖擞,准备迎接新的任务。
这堵墙坚硬如铁,这座山平静却暗藏力量。
杜聿明心中情绪激荡,难以平静,千言万语最终凝成一句:
兄弟们,我对不住你们,更对不起那些牺牲的战友。我现在得离开了,缅甸的战事就交给你们了。那些在野人山阵亡的弟兄们的遗骸,也请你们妥善处理。我会在国内等着你们的好消息。
所有士兵振臂呐喊:进军缅甸!一雪前耻!
像晴天里突然响起的炸雷,又如大海愤怒时的巨浪。
野人山,你听到了吗?咱们中国远征军一定会杀回来的!小鬼子,你听清楚了吗?缅甸的战场还没分出胜负呢!
滇缅公路【第90期】
从小我就对文字特别着迷,上小学时我的作文就经常被老师当成范文念给全班听。到了青春期,我写的文章多次在比赛中获奖。这么多年过去了,我对文字的热爱一直没变,平时最喜欢读历史和文学方面的书,也一直在坚持写作。很乐意和大家一起交流写作心得。
